一、S(strength),优势分析: 第一,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国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14年全球经济虽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整体上经济仍呈现出复苏的态势。一方面,中央大胆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不断提升国内硬件建设的同时,在东南沿海各省区也在苦练“内功”,全面拓宽对外开放合作格局,加强同东盟各国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造福中国与东盟,辐射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为中国出口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党中央提倡建设“和谐社会”,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市人口将会较快增长。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势头,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优先发展以金融和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整个宏观环境有利于冷藏车的发展。 另外,从出口潜力看,随着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制造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出口量逐年增加,随着中国在WTO的深入发展,今后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出口潜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中央政策扶持多,为冷藏保温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近年来国家对冷链物流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建设以冷藏盒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在重点产销区再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大型屠宰场应配备冷却肉车间,大型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库,连锁零售应实施统一冷藏配送。2007年《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正式颁布施行;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强调了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的冷链物流体系;《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细则》把冷链物流和冷藏车作为各自行业振兴规划所涉及的具体行业,也在危机中迎来了行业发展难得一遇的机会;2010年1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2010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将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计划到2015年极大地缓解我国冷藏技术设施不足的问题;交通部颁布的《2001-2010年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冷藏保温运输应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专用汽车五年和十年的发展纲要》中也提出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冷藏链和冷藏链企;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指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形成京沪、京广、欧亚大陆桥、中欧铁路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若干条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加快食品冷链、医药、烟草、机械、汽车、干散货、危险化学品等专业物流装备的研发,提升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发展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逐步淘汰栏板式货车。积极发展铁路特种、专用货车以及高铁快件等运输技术装备,加强物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这一系列相应政策的颁布,是对于冷藏物流行业的一种宏观引导,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冷藏物流业带来一个全新的、有无限潜力的市场发展空间,也为冷藏保温车开辟了巨大的市场。 第三,国家消费刚性需求依然很大。当前,伴随全面深化改革,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冷链产业的发展被广泛看好,而这也直接使得冷藏保温车的成长速度加快。目前,国内有1万多家超市亟待引进冷链技术并寻求合作伙伴,农业市场则对其有更大的需求。 据专家测算,我国现有肉类食品厂2500多家,年产各种肉类5600万吨;禽蛋年产量近2000万吨;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850万吨;乳品企业1500多家,乳制品年产量800多万吨;冷饮企业1000多家,年产约1000万吨;水产品年产量有4000多万吨;新鲜水果有6000多万吨。 从市场容量来看,我国的国土面积比美国大23.7万平方公里,是日本的25.4倍,人口分别为美国和日本的4.6倍和9.6倍。可是冷藏保温汽车的拥有量,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有10多万辆,我国才4万多辆。即是从现在起每年增加1万辆,也要10多年才能达到美国和日本目前的水平。 从所占比例来看,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英国是2.8%,美国是0.8%~1%,而我国才占0.3%左右。从冷藏运输率来看,易腐货物运输中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率,欧美日等国是80%~90%,我国为10%~20%,相差甚远。对于一个农牧业生产大国来说,这是极不相称的。 从新兴行业发展来看,近几年来,国际市场速冻食品发展很快,估计全世界总产量已达3200万t以上,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速冻食品将占世界食品总销量的50%左右。现在,我国速冻食品已发展到14大类170余个品种。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全部城市现有餐饮网点约有1500万个,如再有0.1‰购置冷藏保温汽车,其需求量就达到15000辆。易腐食品的生产量和需求量的增大,冷藏运输业就必然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大量需要冷藏运输的货物还是靠普通车辆运输,因此,冷藏车市场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特别是最近几年速冻、保鲜食品需求的增长,政府以及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都将促进冷藏车的发展同时增加车辆的需求量。除了冷藏保温汽车以及保鲜车之外,还有相类似的调温车、邮政车、零担运输车、禽蛋运输车和食品运输车等。现在运送烟草、服装、羽绒制品和电视机等产品,已开始采用保温车以及类似保温车的专用车。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冷藏运输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全国约需6万辆以上的冷藏保温汽车才能基本满足需求。 第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浪潮方兴未艾,从1996年至2011年的16年里,中国的城镇化迅速完成了加速发展阶段的前半段(城镇化率从30%提升到50%),在未来20~25年里,中国的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后半段(城镇化率从50%提升到70%),这种规模庞大、速度极快、“高度浓缩”的中国式道路使中国城镇化,需要大量的生产性投资,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特别涉及民生的食品链条,将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 第五,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保鲜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冷藏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多,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强调,加强仓储、冷链物流服务。大力发展滚装运输、道路货物甩挂运输等运输方式,推进货运汽车(挂车)、列车标准国际化。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产销衔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加快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加强产销衔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积极打造“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产销链条。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形成京沪、京广、欧亚大陆桥、中欧铁路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若干条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加快食品冷链、医药、烟草、机械、汽车、干散货、危险化学品等专业物流装备的研发,提升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发展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逐步淘汰栏板式货车。积极发展铁路特种、专用货车以及高铁快件等运输技术装备,加强物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南菜北运”和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自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注生鲜产品物流运输的问题后,累计11年的一号文件中共10次提及相关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一号文件中,冷链物流又再度被提及,文件提出,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5万公里,但是目前我国公路冷藏运输运量不到35%,铁路冷藏运输运量占55%左右,而欧美国家公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占60~80%,公路冷藏运输在食品运输总量中更是占到90%以上。因此,随着高速公路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带来运输结构的变化,公路冷藏运输取代铁路成为冷藏运输的主体,原公路交通部门、铁路部门和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大型集团的运输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冷藏物流的发展激发了原产地到消费地长途运输用重型车和短途配送用轻型车、轻中型车(载质量3吨左右)的市场需求。 二、W(weakness),劣势分析 第一,国内经济增长呈趋稳态势,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改革开放攻坚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告别了过去10多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未来几年将维持在7.5%上下区间波动,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第二,环境、能源、资源、交通等要素的约束日益加强。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国际在大力推行节能牵引车和挂车,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物流规模的快速扩大,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建设的滞后、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不合理的汽车消费习惯,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城市交通堵塞,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在很多城市被限制,严重影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第三,我国冷场保温车在厢体耐久性、密封性方面、在设计能力、技术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在制冷机组上,制冷机组单一,国产机组技术落后,且主要是供低端市场的非独立机组,而供高端市场的独立式机组仍依赖进口。国内的压缩机需要消耗能源(燃油),百公里油耗一般是2~4升;并且会增加环境污染,带制冷机组的冷藏车比普通货车尾气排放增加30%以上。在油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无疑是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的,于是出现从来不开制冷机组,把制冷机组卸下来当保温车使用,购买廉价国产制冷机组的冷藏车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怪现象。二是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生产现状仍然是厂点散、车型多、批量小,与发达国家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国产厢式运输车目前有板块拼装结构和金属骨架式结构,固然与发达国家的厢式车结构大体相同,但在密封性和耐久性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在连结方式上,国产车主要是螺钉紧固连接和焊接,而发达国家却用型材扣接加高强度胶粘接等。这种连结方式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耐久性好,值得鉴戒。四是目前国产冷藏、保温车的品种和型号还很少,还不能知足市场的要求。尽管冷藏、保温车厢内布置情况基本相同,但发达国家的厢式车针对性很强,为装载不同的货物配备了不同的装置,使之更适合、更利便于用户。五是专用汽车底盘技术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除合资产品外,我国货车及底盘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依然很大,大约落后30年。国外的货车是艺术品,而我国只是载货工具。 六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品性能测试手段落后,许多厂家都没有厢体保温性能、气密性能、厢内环保指数等方面的测试设备,从而影响了冷藏保温汽车质量的控制。 第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有差距。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存在法规不健全、标准建设不及时,冷链设备配置不完整,成本过高、产业链分散等问题,使得真正送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品质大打折扣,甚至危及身体健康。中国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到加工业再到批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分布散乱,只有利用网络技术统一整合和规划上下游信息资源,建立冷链产品的批发交易、商情网络平台和运输系统等才能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这在一定时期段内,限制了冷藏保温车的发展。 第五,我国冷藏保温车行业存在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生产点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的弊病。我国现有冷藏保温车专业与兼业生产厂共70多家,大部分中小型厂采用普通厢式车的制造工艺,钢板之间的隔热层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稀填充,由于工艺水平低,造成外观和隔热性能均较差。 三、O(opportunity),机遇分析 第一,终端需求爆发,冷藏车市场规模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冷链产业的发展被广泛看好。在新型城镇化和食品消费升级的双向拉动下,预计2012-25年冷链食品需求将从2.0亿吨增长到4.5亿吨,年复合增速18.8%,其中2012-15年增速30.8%,2015-25年增速15.4%。据中物联冷链委调查统计,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达到9300万吨,同比增长达到20%,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地区的增幅达到30%。2013年各类生鲜品年总量约8亿吨,冰冻食品的年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至少在100亿美元,这给我国农产品运输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中国生鲜市场如此庞大,生鲜产品的流通长期以来却因缺乏专和设施,造成每年果蔬、水产品等损失上千亿元,冷链运输不完善成为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4年天猫,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顺丰优选、、草鸟、獐子岛等一线电商全面进军生鲜农产品市场,电商+冷链宅配”便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将开启新的冷链运输时代,使冷链物流从传统B2B升级为B2C,家庭终端需求有望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同时为重型和轻微型冷藏保温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 第二,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将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加10%以上,但仍与社会需求间存在较大距离,这为速冻食物、保鲜食物的开展供给了较大的空间。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国家同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现在的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实现成倍增长。此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40%提高至30%、50%、65%左右。冷藏车是随着冷冻技术的需求发展起来的一种特种专用车辆,随着我国冷链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冷藏车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其中中型车将有很大部分被轻型、微型和重型车所取代,液氮、二氧化碳、储冷板等新型制冷方式的新能源冷藏车会越来越受欢迎。 第三,冷藏保温车车运输市场分类更加细分。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预计,未来以下几个领域对公路冷藏车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一是食品领域,主要有水产品、易腐食品、乳制品、冷冻食品、水果、蔬菜等的运输。二是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行业为确保药品的运输储存安全,对冷藏保温车的需求增大。三是电子领域,电子行业微电子的发展对冷藏保温车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据统计,目前中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量1000多万吨,年产肉类5600万吨;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企业1000多家,年产量1000多万吨;乳品企业1500多家,年产量800万吨;每年4120万吨的水产品;医疗废物每年1000万吨。这将大大刺激冷藏保温车的主打产品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发展。 四、T(threaten),挑战分析 第一,冷藏保温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的冷藏车生产厂家有以下几类:一是国内一些上市公司涉足冷藏车行业;二是一些大型骨干企业都在搞专用汽车,如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北汽集团、哈飞汽车公司、江西昌河汽车公司等;三是一些“军转民”企业加入这个行业,组建了冷藏汽车专业厂,如河南红宇机械厂、北京天云汽车改装厂等。这些都证明冷藏车行业发展迅速。在这个市场中,一共有47个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市场,排在前列的企业是中集车辆(山东)公司、郑州红宇、河南冰熊、河南新飞、江苏飞驰,江苏康飞等公司。其中,中集车辆(山东)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占据着山东主要市场,同时在广东,浙江,湖北等地有着重要市场。冰熊多年来在东北,山西,内蒙有着骄人的业绩,同时在北京,安徽也有不小的收获。镇江飞驰和康飞把华东作为他们重点关注对象,不惜采取非常手段,寸土不让,占据着华东冷藏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尤其是江苏和上海更是他们不惜一切,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比较大,效果也很明显。红宇专汽在河南市场中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河南市场中诸如双汇集团,雨润公司,众品食业,三全,思念等大公司的运作中占据着有利的位置,而在北京,河北,宁夏,江苏等其他市场中也有不错的收获。该行业每年的市场容量基本为6000多辆,容量有限,再加上这些厂家的激励竞争,竞相杀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销售渠道方面,这些厂家几乎类同,都是靠营销人员联系终端客户,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直接与用户对接。相同的模式决定了该市场竞争的激烈。 另外,由于目前的冷保车市场鱼龙混杂,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目前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有47家。在这个专用车行业中,底盘和机组全是外购,只有厢体部分由企业自行生产。同时,作为厢体,产品特点不十分明显,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类同,基本上都是直接对接终端用户,所以更多是用价格做为重要的市场调节手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品日趋成熟,市场更加透明,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随着这些厂家的激励竞争,竞相杀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专用车底盘受国家政策影响大。自2013年7月1日起,机动车辆国III转国IV标准开始执行,目前成都、南京、蚌埠、上海、海南、无锡、浙江、郑州、宁波、北京、武汉等部分地区已经通知如期实施。但主机厂仍然行动缓慢,部分主机厂在这个问题上持犹豫和徘徊态度(如江淮公司只对国IV车辆进行达标)。目前投放市场的国IV车辆非常有限,许多厂家都呈现无车可卖,无车可买的现状。此外还有一些后续的影响因素,比如,新标准车卖出去后,没有合适的燃料等因素,也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意向。另外,根据2012年工信部、交通部联合下发的【2012】12号文件要求,自2012年2月1日起,要向两部门同时申报油耗检测,而且,油耗申报必须有检测场实物录像,这又使企业产品公告的申报难度增加,周期延长。去年12月这一规定开始实施。目前,一款车辆自提交公告报告开始,到完成公告,环保,油耗等申报,最快也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三,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的现状可以用“散、小、弱、乱、差”来形容,目前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非常多,但都不大,竞争力差。冷链企业可分成仓储型、运输型、市场型、流通型等很多类,但是每一类都缺少龙头企业,许多企业挣扎在微利甚至无利的窘况之中,进而导致冷藏保温车的市场扩张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四,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成为“常态”。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的原材料、燃料、工资及附加费、折旧费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必将会呈上升的态势,冷藏车企业的竞争会更激烈,将进入微利时代。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创新,走高附加的创新路子。 通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冷藏保温车的发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冷藏保温车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互为转化的,市场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互为交叉融合。笔者认为,只要冷藏保温车生产企业能够及时、充分、有效的把握国家的政策合理趋利避害,同时,敢于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放下身段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积极同国际接轨,与狼共舞,那么,就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叱咤风云,打开市场新局面。